close

兩個禮拜前,在電台訪問了一位台中市北新國中的應屆畢業生,陳翔方。這位女孩子很特別,剛剛以滿級分考上了台中女中,心裡想的不是要如何大玩特玩、慶祝一番,而是忙著號召朋友們利用暑假一起到偏遠山區松鶴部落去幫助原住民孩子們做課業輔導。這是多麼美、多麼值得鼓勵的一個起心動念。

 

當我聽到翔方說,因為想要找更多考了滿級分的國中畢業生一起去部落幫助原住民小朋友,所以鼓起勇氣打電話給台中市各個國中的教務處或是訓導處,希望她們幫忙聯繫這些考了滿級分的國三畢業生時,當時心裡真的是由衷的敬佩這位16歲年輕女孩子的動力。想想看,如果我們國家未來的菁英,在國三畢業的時候,就已經可以看見社會的弱勢,已經有過幫助別人、感動別人的經驗,那我們國家的未來就絕不會是冷漠無情的。這是多美的一個圖像啊!

 

可是,後來當我聽翔方說,有些學校的教務處或是訓導處的老師,不但沒有肯定她這種這麼良善的動機,反而跟她說『你們這些資優生把書念好就好』,甚至有的學校老師還掛她電話時,真的覺得好心疼、好心疼。不過,幸好從和翔方爸爸聊天2個鐘頭的過程中,我深知這孩子的父母親絕對知道如何讓自己孩子這顆溫暖熱情的心不會因為被老師潑了冷水而變得憤世嫉俗。

 

可是,同時,我的腦袋裡也浮現出一則新聞,就是,前一陣子為了貫徹我們馬總統對品格教育的重視,教育部不是編列了12億的預算,說是要來推動學齡兒童的品格教育嗎?記得那時候就有人跳出來說,這是浪費錢、沒有用的。而在聽到翔方說被一些學校的教務處老師掛電話時,我心裡想的就是這12億的公帑。品格教育該是在孩子和我們大人的日常生活互動之中培養出來的。老師、家長們如果能夠隨時隨地,用一句話、一個動作、或是一個提醒,來示範給孩子看、鼓勵孩子,讓她每天在正確的價值觀中成長,我們的品格教育不用花多少錢,就可以做得到了。

 

如果這12億變成了標語、口號貼在牆壁上,或是各式各樣的作文比賽、演講比賽、戲劇表演的獎品,這處理的還是表面的東西,是內化不到孩子們的日常言行舉止當中的。或許掛翔方電話的老師還是學校承接這些品格教育工作的負責人、或是負責設計活動的老師呢!

 

品格教育真的不該是用錢砸出來的表面績效,它需要的是我們為人父母與師表的用心陪伴和以身作則。誠心的希望未來的幾年能在台灣社會多看到幾個像翔方一樣的青少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loveandhope 的頭像
    loveandhope

    愛與希望 Love and Hope

    loveandhop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